辉煌六十周年观后感 暮然回首,祖国已经六十岁了;时光如梭,祖国逐渐长大。祖国从一个弱小的孩子到如今长在成长的幼童,一步一个脚印,祖国正迈向新世纪,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新世纪。 想当初,1946 年 6 月,国名党当局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名党反动统治的基础。多少烈士为了新中国点灯成立而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但那时的中国已经被连年战争摧残的不成样子,仍然是一个极为落后的农业国,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中国的领导人面对的是一个民生凋敝,经济落后,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可是政府与人民并未知难而退,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期间抗美援朝的胜利,西藏的和平解决这些好消息不断发生,土地改革的成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这亦是我国史上一个重要而英明的决策。虽然经济好转了不少,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就像献身国防的子弟兵,中民人民解放军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上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先后进行了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捍卫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刘展亮烈士曾遗言:“我要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多么让人敬佩的精神,我想在现代,这种伟大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 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 1 页 共 13 页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当时的中国经过三大改造之后,政府与人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