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典型石油机械结构与工艺特点VIP免费

典型石油机械结构与工艺特点_第1页
1/11
典型石油机械结构与工艺特点_第2页
2/11
典型石油机械结构与工艺特点_第3页
3/11
典型石油机械结构与工艺特点第一节牙轮钻头结构简介一、概述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面临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日趋复杂恶劣,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石油装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牙轮钻头作为钻井的主要破岩工具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是目前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也是减少起下钻次数,缩短完井周期的有效途径,将有利于加快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速度,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和提高原油产量,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牙轮钻头的工作寿命对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速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钻头从下井开始直到工作寿命结束后才从井底提出,中途在井下无法更换任何零件,其寿命长短直接影响机械进尺和起下钻次数。因此,这就要求尽可能延长牙轮钻头各部件的工作寿命,从而提高牙轮钻头的整体工作寿命。三牙轮钻头工作过程中,钻压由钻杆或钻挺施加在牙轮钻头上部,再由牙爪经轴承传递至牙轮,驱使牙轮上的牙齿压入和破碎岩石,同时钻头的旋转使得牙齿破碎岩石的位置发生改变。通常 8 1/2"三牙轮钻头的钻压在 100~150kN左右,每个轴承载荷为 30~50kN,轴承直径为 57mm,旋转速度约为 200 转/分钟。实际钻井过程中,由于牙齿与岩石互作用、钻柱振动产生的动载荷使得作用在钻头上的实际载荷为随机变化的动载荷。二、牙轮钻头发展简史自 20 世纪初期第一个旋转牙轮钻头问世开始,牙轮钻头就不断发展,并很快以其优良的性能成为钻井工业中最主要的破岩工具之一。1909 年 8 月 10 日,美国 Howard R. Hughes 取得了第一个牙轮钻头专利以对付钻井中遇到的刮刀钻头很难或者不可能钻进的较硬地层。当时由于牙轮在软地层中极易形成泥包因此在软地层中刮刀钻头仍然享有主导地位。1925 年出现了自洁式钻头。它的出现克服了当时钻井中遇到软硬夹层地层必须多次起下钻以更换钻头的情况,钻井进尺和机械钻速提高两倍多,明显降低了钻井成本。1932 年对牙轮轴承的改进,出现了滚动轴承,大大提高了钻头使用寿命。1933 年出现了三牙轮钻头,与二牙轮钻头相比,不仅工作更平稳,钻速更快,寿命更长,而且有更多的规径面积维持井径。1935 年出现了移轴三牙轮钻头,这种钻头在当时提高机械钻速达 30%,促进了牙轮钻头的广泛使用。1949 年出现了喷射式牙轮钻头,当时的实际测试表明能增加机械钻速达 50%。1951 年出现了球型的硬质合金镶齿钻头,大大提高了牙齿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典型石油机械结构与工艺特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