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本区的位置、范围和与世界同纬度地区比较的区位优势,理解“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含义及其原因;2.了解本区悠久的农耕历史及其对区域农业带来的影响,理解人地矛盾的主要问题;3.了解本区农业气候、生物、土地土壤和水资源等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理解本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4.了解本区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农业资源开发中严峻的生态建设任务。能力目标通过对本区农业资源优势和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综合分析和评价区域资源优劣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对本区水土流失现象及其危害的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教学重点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因气候、生物、土地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本区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为本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对存在的各类问题需要在综合开发中加以充分重视,以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教学难点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这是由其特殊的海陆位置,形成季风环流,受其影响下,气候温暖湿润,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2.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本区人多,经济发达,能源缺乏,使植被遭受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且其危害甚至过于黄土高原地区。●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图表分析法、启发式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也可将多个电脑显示图表画面制成投影片进行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广大。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山区人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的物产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山区人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在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脆弱的生态系统使这里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从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有关部门组织了科学考察队,对南方低山丘陵区进行实地调研,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开发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本单元就以此为典型案例,希望大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借鉴其经验懂得山区宜如何扬长避短,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讲授新课](显示板书)第七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电脑显示)“南方低山丘陵区在我国的位置图”,(闪动画面)南方低山丘陵区整体范围,让学生明了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