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1)VIP免费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1)_第1页
1/43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1)_第2页
2/43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1)_第3页
3/43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研究 平新乔No.C2002020 2002 年 12 月 30 日移动通信定价策略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平新乔 目 录1.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2.S 移动公司的比较优势3.收入—成本弹性分析4.盈利空间与市场空间潜力5.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的变动趋势6.价格下降的收敛性分析—降低底线测算7.降价的效益分析8.地区差价与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差别定价9.定价策略建议10.结论1.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本文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组织课题组参加的一个移动电信定价研究项目的总报告,课题组成员有平新乔、窦文章、魏军锋、郝朝艳、龚鹏。1.1 研究目标移动通信的资费决定,是当前中国电信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的产业政策调整与产业体制改革的关注点之一。这种研究的迫切性,直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国内电信业改革与结构性调整所形成的电信竞争格局,提出了移动通讯市场竞争定价的课题;二是随着中国加入 WTO 与外国电信企业的进入,会使我国的电信资费定价逐步与国际企业接轨,实践迫切需要我们预知,电信资费的走势会收敛于一个什么样的均衡点?(一)国内电信资费改革所提出的定价课题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以 1994 年 7 月中国联通公司成立为标志,我国电信资费改革进入结构性调整时期。在移动通信领域,自 1994 年联通进入,市场呈双寡头垄断结构,资费水平一路下降 。2000 年 3 月 21 日起,移动电话实现分时段收费政策,即法定节假日和非节假日 0 时至 7 时,国内通话费按国家规定标准的 30%收费,非节假日 21 时至 24 时,优惠 50%;对应的国际长途优惠分别是 60%和 80%。由于移动通信市场的非对称结构,国家采取非对称管制模式,意在扶持中国联通,因而在移动通信资费定价上,中国联通各项收费均可较中国移动优惠20%。对此,中国移动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移动通信市场价格竞争达到白热化状态。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对电信定价、尤其是移动通信定价提出了新课题。据有关资料,未来移动商务将在以下十个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括号内为发生的概率):(1)全球移动电话的数量将在 2003 年超过 10 亿部(0.7)。具备数据通信能力的移动电话到 2004 年将占当时总人口的 80%以上(0.8)。(2)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目前无线网络外的另一个被认可的网络(0.7)。(3)在 2004 年以前,消费者将占据移动互联用户的大多数,但仅占移动数据收入的1/3。(4)在 2004 年以前,大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