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例分析萧山区衙前镇初级中学 施柏明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3.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理由:便于学生领会课堂知识点)【学法指导】一、知识链接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阿 Q 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 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 40 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我知道的鲁迅还有:《狂人日记》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 岁到 17 岁)在这里读书(理由:了解文学常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二、知识预习⑴ 速读课文,找出以下生词,读后,试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确凿(z á o) 菜畦(q í) 桑椹(sh è n) 油蛉(l í ng) 斑蝥(m á o) 缠络(ch á n) 攒 (cu á n) 珊瑚(sh ā n h ú ) 豁(hu ō )敛 (li ǎ n) 脑髓(su ǐ ) 陌生(m ò) 人迹罕至(h ǎ n) 觅食(m ì) 竹筛(sh ā i )秕谷(b ǐ) 系(j ì) 书塾(sh ú)(理由:掌握生词,疏通语言障碍)三、整体感知,按要求学习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两个部分内容,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2、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划上记号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3、再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 有趣 )的百草园 ( 枯燥 )的三味书屋4、默读百草园部分,把这部分分为三层,写出各层的层意:⑴ 百草园中有趣的动植物⑵ 神奇的传说1⑶ 冬天在雪地捉鸟的快乐(理由:让学生有一个整体印象)【复习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确 záo(凿 ) 菜 qí( 畦 ) 桑 shèn(椹) 斑 máo( 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