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供给侧改革心得体会科学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改革深水区攻坚战[5 篇范例] 学习供给侧改革心得体会:科学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改革深水区攻坚战 2015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五句话清晰和精炼地表明了中央关于这个重大战略方针的基本认识和内在逻辑: 一、适度扩总大需求。表明重视和强调供给侧的同时,并不否定需求侧的意义和作用,还要继续做好需求侧管理。有的观点认为,过去一直强调发挥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属于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立的、矛盾的,因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抛弃“三驾马车”。其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针对促进“三驾马车”发挥作用的需求侧管理,反而恰恰是要求供给方进行适应需求变化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相互推动和有机统一。 二、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现实出发,从问题导向出发,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供给侧,提出必须在供给侧发力,要解决供给侧的“有效制度供给”的问题,即通过这样的改革,以有效制度供给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同时,提出结构性,因为从制度供给来看,首先涉及的就是制度结构、利益格局,“供给侧”和“结构性”合在一起,落到“改革”上,三个要素组合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提法,并隐含着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在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 三、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意味着除了改革,供给侧的其中一个制度要素,还要把供给侧的其他要素纳进来第 1 页 共 3 页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理论界常说的供给侧五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由其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创新,以及制度与管理。提高供给侧整个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政策着眼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更加强调“治本”,对要素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优化,改革不合理的制度障碍,激发各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更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和活力激发。可见,强调着力加强的改革和整个供给体系的调整优化将是个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回答了供给侧改革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