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矛盾论》心得体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矛盾 李俊光 53 期青干班求实路 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通过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深深的为其深刻的论述所折服。毛泽东同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列举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不得不先了解其写作背景。1937 年 7 月,毛泽东同志写了《实践论》,8 月又写了《矛盾论》这篇光辉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一样,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哲学总结。毛泽东同志写《矛盾论》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要从哲学上对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广大干部,以迎接抗日战争新阶段的到来。写作的目的,是批判和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解了这个背景,对我们进一步学习《矛盾论》提供了指导。 学习《矛盾论》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什么是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与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三大规律完整准确地表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动力、状态和趋势。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又是辩证法的核心,矛盾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①矛盾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源泉;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 二、矛盾的特征 通过学习《矛盾论》,让我们知道矛盾的以下几个特征: 第 1 页 共 3 页 1.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根源。矛盾的对立统一,双方既斗争又同一,构成了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2.矛盾具有普通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也就是说,世界上工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无论是实践领域,还是微观领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还是复杂的运动形式,都是由矛盾构成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又开始新的矛盾运动。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矛盾的这种普遍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