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天生就会画画,是天生的小画家,可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及中国特色的审美标准,硬是让孩子“提笔就画的表达本能”变成了“一定要为了画什么而画什么”的困难。 在美术教学中,很多妈妈都会跟我探讨关于孩子画画的问题。很多妈妈都会提到,说希望通过学习画画能让孩子想画什么就能画什么。其实大人建立正确的欣赏儿童作品的标准,孩子想画什么就能画出什么并不是什么问题啊!不过中国儿童自由涂鸦的困难不是一个儿童的问题,是整体中国儿童群体的问题。既然大家想知道如何辅导孩子自由涂画,那我就试着把我如何辅导孩子的方法慢慢做些总结吧! 今天要说的方法就是“从点入手”。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大人往往会关注整体的环境,而孩子只关注整体环境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大人往往希望孩子画出全景,而孩子只想画出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如果得不到理解,孩子就会表达受挫。如果大人坚持,那么孩子画画这件事就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而是完成大人的任务了,自然是艰辛万分了! 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过程也不可忽视,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世界的观察点也是不同的,越小的孩子(6 岁以下)越关注自己的感受,越大的孩子(7-10 岁)关注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直到后来成为大人们看到的样子(12 岁及以后)。不同年龄的涂鸦问题以后慢慢再做详细的说明吧。今天还是回到主题——从点入手上来。 这里举两个例子,是 2012 年圣诞节后的一次课前辅导。孩子们来上课,总有一些孩子会来得早一些,这个时候教室里都提供的有笔和纸供孩子们自由涂画着玩。这个班孩子的年龄基本是 7 岁以上,课前已经很少涂鸦了。这次课前我看时间还早,就提议孩子们画些画给我看看。孩子给我的行为反馈是很为难。我问为什么?他们的回答是不知道画什么好。我说这个容易啊,就开始提问了: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冬天会戴什么?(手套、围巾)你的手套和围巾是什么样的?画出来给我看看。当时班上有 5 个左右的孩子,听我说完,有 2 个女孩子表示愿意试试,其他孩子还是不愿意,我同意他们在旁边去玩儿。作品一:朱迪 女 7 岁, 画上文字:平安夜前,我戴着这双手套......被忽悠了!哈哈......涂鸦过程: 听完我的问题,朱迪想画出她的手套给我看。这个时候,画面上只有一双连在一起的手套,是连指的,看着很暖和的样子,两只手套相对,大拇指朝外,向上举着。 我继续问:这双手套为什么向上举着呢?你在干嘛? 接着孩子往下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