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李 白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 ),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人称“诗仙”。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李白一生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句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 726 )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李白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李白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句解释诗句解释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整体感悟整体感悟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 , 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首联——远渡地点和此行目的 颔联——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 气势磅礴的长江画图 颈联—— 月夜俯视明月倒映 白昼眺望天空高远 尾联 -- 故乡的水载我远行 依依不舍远别故乡 深入探究深入探究 颔联中“随”字用得好,谈谈好在何处。 “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