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草原小牧民》大庆市 52 中小学部 刘洋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 我是草原上的小牧民》,能用欢快、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 2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歌曲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我是草原小牧民》等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品质。教学重点: 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准确处理装饰音;能为歌曲编创不同的动作及伴奏。二、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筷子、钢琴、打击乐器等。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重点采用欣赏表演、想象意境,欣赏图片、听唱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创新法等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表现美。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教师钢琴表演。(二)合作探究,学生学习歌曲。(三)拓展延伸,师生创编舞蹈。(四)总结评价,及时鼓励反馈。五、教学设计: 因为我所讲的是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学生特别的活跃,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一)、欣赏:教师弹奏《牧民歌唱毛主席》1、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弹奏一曲。老师先不告诉大家歌曲的名字,同学们仔细听,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听一听这首音乐跟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从音乐声中联想到了什么?2、学生谈感受,教师交代曲名《牧民歌唱毛主席》,介绍蒙古族歌曲特点及蒙古族人们的生活。3、观看蒙古族风景及人文生活图片(背景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二)、歌曲教学: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绿色的卡纸,语言提示,如果你是小画家想在这张绿色的纸上画些什么呢?(展开学生对大草原的想象空间)那么,想知道老师都在上面想画些什么吗?教师简笔画展示(背景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学生第二次听音乐,加深印象)2、情感教育,交代课题蒙古那么美,那里生活着许多勤劳的蒙古族人们,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家乡写了好多的歌曲,去赞美它,歌颂它,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板书课题)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