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主备人: 审批人: 教学时间:课 题 25、古诗两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课 型展示课课 时一课时(二)对学 形近字:贫( ) 闻( ) 吠( ) 贪( ) 闭( ) 犬( )(三)组学 反义词:远---- 白---- 贫---- 近义词:远---- 闻---- 吠--- 归---- 多音字: xiǔ( )宿 xiù( ) sù ( )三、展示交流预设性问题出示图画,你从图画中感受到了什么?点拨性问题: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1.芙蓉山:地名。 2、日暮:天色将晚。 3、柴门:树枝做的门。 4.苍山:青山。5.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6.犬吠:狗叫。其流传于世的诗中,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最为有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认识诗中生字词。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情感目标: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重点学会生字与词语, 理解古诗内容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时间预设导入 2 分 组学 7 分 展示 18 分 拓展延伸 5 分 反馈检测 5 分 归纳总结 3 分导学流程一、激情导入1、导言: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面,竖起小耳朵听听——(是什么声音?)风呼呼地刮着,天上飘着鹅毛般的大雪,这时一条铺满白雪的山路上走着一个人,显得十分疲惫,此时夜幕已经降临,他望望四周,隐隐约约看见离他不远处有一户人家,这是一户怎样的人家,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2、理解课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学习本课教学目标。二、组 学(一)自学 会写字: sù pín chái wén quǎn guí 会认字: mù宿 贫 柴 闻 犬 归 暮 生成性问题:1、诗人是什么时间投宿到芙蓉山主人家的?学生回答后接着问:“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你能读读这句吗?2、从哪儿看出这户人家很贫穷?3、“夜归人”是指谁?投宿的旅人,还是屋子的主人?4、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诗人,当你遇到这样的下雪天,当你看到这些贫苦的人民为生活而奔波的时候,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教师小结:《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四、拓展延伸 1、诗人简介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