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怎样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新课一、在典型性课题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这种视、听、形、声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活动的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实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典型性课题包括了内容的精辟性、概括性、科学性、准确性及极强的说服力等. 在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课时,在教学主题上选择了 2010 年轰动全国的“瘦肉精”事件、中央电视台 2010 年“3?15”晚会上曝光的劣质餐巾纸等事件,学生比较熟悉,易于使学生结合现实事件对“合法权益”的理解和掌握. 在《行使生命健康权时》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关交通肇事的新闻视频,讲述把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将列入刑法的必要,让学生明确国家法律在保护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也能更深刻的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尊重和珍惜生命健康权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从而增强有关生命健康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权. 多媒体授课在教学内容容量上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学素材的选择上要精心,避免罗列大量重复的、简单的材料,要选出有典型性、时效性、真实性及贴近学生实际的材料.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功能搜索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注意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教学材料时,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合教学、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材料.二、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应用信息技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注意教学内容,如果主次不分、杂乱无章,就会导致上课时学生一味地注意课件中的图案和动画效果而忽视了对具体内容的学习,因而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课件的容量要适当,要对搜集的众多材料进行筛选和取舍;版面设计和颜色的选取要突出主体授课内容,避免图案的色彩和动态的视觉影响学生对具体内容的掌握;对主体授课内容的字体设置上要突出重点等;演示上要注意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链接等,要注意速度快慢,使用其他媒体的先后顺序.这样才能将科学性、辅助性融为一体,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实效性的目的.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信息技术应用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可使抽象的概念和说教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