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下的力量有感 (一) 是什么在跟"我"作对 高志广 这要"我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我应该让自己更快乐".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这里的"我"和"自己"到底是什么关系。哪一个才是本真的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多好的念想到了"自己"这儿会变得如此不同。 这要这要从机体运作说起。要完成一件事情,大脑发出指令,身体具体落实,因此,关键在于是什么给大脑发布指令,或者说大脑产生指令的工作模式是什么。 这要我们暂且把大脑产生指令和发布指令的过程称为思维活动。实际上我们多数人的大脑中的思维活动,没有意义的比有意义的多很多。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除了他们有良好得思维方式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维活动更多的集中在有价值的思考上。 这要我们的学校教育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实用技能的学习上,而对思维方式的培养却极少涉及,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好的思维方式能让"自己"变的更好,能够事半功倍,而这一切与"我"无关。"我"是高于"自己"的另一个层面,我们可以称之为超脱的意识。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大脑都是被"自己"控制,身体和心理上纠缠于是是非非,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这里不妥,那里不当,这也是"自己"和"我"在心理上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要我们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好比一个人同时扮演了被告和法官的角色,是一场"自己"对"自己"的审判,这又怎么可能有公正、客观可言。然而,上升到"我"这个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这些问题后,一切将变的清晰,由"我"来做法官,做心灵的指路人,做大脑指令的智库,问题将不会再周而复始。 这要我们假想,如果大脑由"高大上"的"我"来控制,或者当"自己"控制不好时由"我"来接管,将会出现什么情形,这时"我"与"自己"不再有冲突,"自己"将臣服于"我",也许一切第 1 页 共 3 页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平和。 这要其实,跟"我"作对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它时而钻进牛角尖,时而与细枝末节、各类复杂情绪搅在一起,但当我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它,控制它,它就会像断了养分的野草,慢慢枯萎,让"我"做主,也许就会像我们经常所说的超越自己,获得重生。 读当下的力量有感 (二) 莫非当下 ——读《thepowerofnow》(当下的力量)有感 炎炎夏日总会被人劝上一句"心静自然凉"……然而真正做到"心静"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索性到书柜跟前摸索,翻看之余,下面的这个小故事吸引了我。 曾经,有个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