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学习心得 xx 是 xx 东南重镇,东连 xx,南邻 xx,宁高路擦肩而过。全镇土地总面积 xx 平方公里,总人口 xx 万人,辖 xx 个行政村。农村党员 1200 人。200x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xx 亿元,财政收 入 xx 万 元 , 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xx 元 , 分 别 较 上 年 增 长18%、9.1%和 6.7%。近年来,我们按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要求,在农村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科技素质,发挥党员干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示范作用,解决农民不能解决的问题,真正把农村的工作引导到发展中去。 一、提高认识,增强调整的紧迫感,高要求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部分干部群众存在着“不愿调,不敢调,不会调”的心理。镇党委认为,问题表面上出在群众,责任在干部,根子在上面,只有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才能走活农业结构调整这盘棋。首先,解决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认识问题,克服搞结构调整怕担风险的思想,克服小调可以,大调不利的思想,形成“早调早主动,晚调必被动,不调走入死胡同”的思想意识。其次,把结构调整与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结合起来,使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逐步提高,自觉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其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一方面,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树立市场观念,了解市场信息,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为农民多想办法,多找门路,让农民多得实惠。就是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结合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镇领导干部在走村入户调查摸底、征求意见过程中,根据农户的经营特色,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出点子,拿主意,解决他们个人办不了的事。 二、立足镇情,引导农民调活、调优、调新、调特调整优第 1 页 共 5 页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课题,只有找准方向,抓住切入点,在挖掘资源优势上动脑筋,在科技长入上求突破,才能真正调出效益、调出水平来。晶桥作为资源大镇,丘陵面积达到 80%,水面 5000多亩,群众有种植经济作物的习惯,也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色规模农业。按照“效益优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