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导读• 学习本组课文,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及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第二单元 猜谜语挂灯笼,贴对联舞狮子,敲锣鼓(猜一个节日) 歌谣歌谣 ::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大年初一扭一扭。 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脉络填表板书 。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由此也形成普遍重视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里,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北京人喜欢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庙会是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 ( 初二至十六 ) 、“东岳庙” ( 初一至十五 ) 、“白云观”( 初一至十九 ) 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作家简介作家简介 :: 老舍老舍 (l899(l899 .. 22 .. 3—19663—1966 .. 88 ..24),24), 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北京。 19181918 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小学去当校长。 19241924 年夏应聘到英国伦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长篇小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