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面对字迹潦草,质量不如人意的学生,我沉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内动力。当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去写。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乐之者呢?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亲自实践出来的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大胆探索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作文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是“老虎”,而是温存可爱的“小花猫”。我对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分三步走:第一步,真诚对话,实话实说。拿着学生们的文章,我心平气和的走进教室,“这节课咱们评作文”一听到这句话,原来有些吵闹的教室竟然瞬间安静了,看样子,孩子们很紧张,他们心虚着呢!我依然心平气和的向同学们介绍大家习作情况,这下教室里更安静了,有的学生竟然连头也不抬,也许他们在等待着一场“暴风骤雨的来临……”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个“实话实说”栏目,咱们班也来个实话实说。老师将很真诚的和你们探讨关于写作的问题,希望你们也能真诚地回应老师!学生们不知道我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多目光疑虑的盯着我。我微笑着补充说:“你们喜欢写作文吗?要说实话。”学生们仍然目光疑虑的望着我,有的不好意思的笑笑,我知道那分明是一种苦涩的笑。我仍然充满善意的向同学们微笑着。终于心直口快的班长憋不住了:喜欢才怪呢!由班长带头说出了心里话,接着孩子们就七嘴八舌起来。我及时鼓励了他们的真诚。接着我又问同学们“写作重要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大呼:非常重要!那么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喜欢写呢?大家讨论讨论吧!孩子们热闹了大半堂课,我整理了一下大家的发言,孩子们不喜欢写作的几大原因。一是不知道写什么好,一下写完字数不够。二是不知道开头咋写。三是我什么都写了,可家长说这是记流水账,没有真情实感。我仔细分析了孩子们作文主要存在三点不良问题:一是写作没有素材,二是不会布局谋篇,三是没真情实感。这堂真诚的习作对话课是一块打开学生心扉的敲门砖,它让我明确了学生习作的问题所在,也让我找到了对症下药的良方,那就是“兴趣”。第二步,巧妇能为有米之炊。我深深的知道孩子们之所以作文写不出来,主要原因就是自己没有经历这样的事情,平时写作有了题目总是胡编乱造,七拼八凑,稀里糊涂地写上几百字,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应付应付了事。解决这样的难题那就是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