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认识图形 练习四》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搭一搭、填一填、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学会折、剪、拼,感受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纸片若干,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啊,我们将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1)出示练习四第 1 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 (2)指导学生数准确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有序地数。 (3)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 2、折一折练习四第 2 题(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什么叫“对折两次”(2)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一说折出了什么图形?(3) 展开,说一说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4)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说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5)集体交流并参与教科书说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练习四第 3 题(1)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操作,师巡回指导。(3)交流方法。练习四第 4 题(1)学生独立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2)介绍方法,说说是怎样折的?怎样想的?练习四第 5 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转化平行四边形。(2)学生动手按照书中的两幅图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三、拓展练习。 1、请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想一想,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2、要求学生用 6 根同样长的小棒搭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说说你是怎样搭的?3、用 8 根小棒能搭出什么图形?试一试,让学生先搭,然后相互交流。?四、全课总结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五、作业布置。 实践活动 :观察练习四第 6 题的拼图,照样子拼出书上的几种图形。六、教学反思 通过一系列用纸折成各种图形,以及剪纸活动,让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