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5 月 5 日 周二 上好一堂课 胡圣清 上好每一堂课是每个教师的永恒追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上好一堂课,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必须都要吃透新课改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不断内化,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特别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一,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 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如果一堂课中,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搬教材和教参的内容与设计,不仅不能根据学生实际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第二,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只能有一到两个重点如果一节课的重点有三个以上,那就无所谓重点可言了。 第三,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 随着对学生主体观的重新思考与定位,看一堂好课必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 第四,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 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 第五,提供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应当表现在课堂结构的改变上,没有课堂结构的根本改变,就谈不上教学方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