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读后感 最近一向严肃的史学评论界,变得活泼躁动起来,各种圣洁外衣被无情地扯剥,反派人物被予以桂冠的光环,一时间铺天盖地的驳论刺激着人们的听视觉,撩拨人们窥视历史真实的欲念。然而本书却与这些戏说历史不同。尽管萨苏先生并非一个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尽管这本书以揭秘为名,但是其通过长期居住生活在日本的经历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深入日本并且悉心选取有价值的史料之后,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为我们非常全面的展现抗战时期的不为人知的一些隐秘。尽管《国破山河在》这本书里面只包含了短短几十篇历史特写,却让人深深体会到那些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让人深深体会到当时情况的错综复杂,让人深深体会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的艰辛,让人深深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无论是惨烈的血斗南苑;阴谋的潜入总部;还是惊天的刺杀特使;唏嘘的最后一战。。萨苏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抗战的历史是怎样在关键的一瞬间被改写,是怎样在点点滴滴间向前发展。在抗战这个大背景下,张学良如何从放弃东三省的“少帅”变成了抗日战场上的一只大手,如何从剿灭“共匪”的急先锋成为了西安事变的策划者;一代中原王汤恩伯又是如何进行黑白两面人生;。。萨苏用些许断面却穿起了整个时代,让我们看出了人在国破家亡时所做出的不同的选择。 “国破山河在”最早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春望》,语中充满对国家残破的悲愤。但用“国破山河在”作为书名是来自《血染的风采》一歌中的唱词:“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作者的本意在于纪念在抗战中奋起抵抗,宁死不屈的中国军民。所以,中国的山、中国的河,都被赋予了不屈的灵魂。敌强我弱,你可以打败我的政府,占领我的城市。但是,不肯屈服的中国人和亘古在此的山河融为一体,是永远无法征服的。作者借以表达对中国抗战军民的敬意,对中国终究会取得胜利的信念,以及希望能够和平的向往 在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之际,1937 年以后,无数的中国人,放下手中的工作,投入到抵抗日寇的战争当中去。他们大多数第 1 页 共 3 页人根本就来不及接受什么正规的军事训练,更谈不上装备先进的武器,他们只有一种简单的信念,就是保家为国。私人之间放弃恩怨一起为国效力。党派之间不谈政治,合力御敌,派系之间相互援助,保卫山河。虽然我们的武器不如人,训练不如人,可我们仍然要保家卫国,这是我们中国的国家荣誉使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 书中有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