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自觉自信自强》学习体会[大全] 读《文化建设——自觉自信自强》的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中共 XX 省委宣传部编撰的文化建设《自觉、自信、自强》政工干部形势教育读本,对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 XX 省委关于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及《实施办法》有了比较深刻领会和理解,作为一名企业政工岗位工作人员,感触颇深。通过学习,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把握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自觉提高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担当。 一要深刻理解实施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始终保持对文化作用和地位的深度认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过去人们对文化的认识比较肤浅,不够全面,认为文化就是吹吹打打、写写划划等娱乐活动,甚至出现了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产品,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不仅具备震撼心灵、满足需求的精神力量,而且具备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的物质力量。我们作为政工干部,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有关加强文化意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要勇于承担文化建设、发展和进步的责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过,文化是人为的,又是为人的。而文化是在长期的延绵不断的建设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是一个点滴积累、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我们实际行动上,要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对“文化强国”、“文化强省”都要有一份责任担当。 二、把握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增强对文化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为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绘制了明晰的路线图和宏伟蓝图,体现了我们党对第 1 页 共 3 页文化的高度自信。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决心和信心。十九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创作了不朽的文化精品;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既不搞全盘西化,也不搞文化复古,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容而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