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教学设计陈 旭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初一学生 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文本,了解文本大意。二、 自学世界人种的分类的依据、人种的分布地区三、 思考:1、人种在外部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不同人种的特殊习俗调查二、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2、掌握世界人种的分布地区情感目标:1、 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念---------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识图能力。三、教材分析《世界的人种》是湖南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我在授课时主要通过人种的典型图片和人种特征描述,告诉学生什么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并通过阅读材料从成因上阐明不同人种为什么存在肤色和毛发等人种特征的差异。说明肤色等人种特征是区分人种的重要标志。在教学时须借助世界人种分布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从自然和历史的角度,说明人种分布的原因。人种的体质特征反映出对自然环境的长期适应性。三大人种在体貌上的差别,是其适应不同的的地理环境的结果。要让学生知道人种没有优劣之分,在智力上也没有差别,种族主义关于人种优劣的学说显然是错误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三大人种之间形成了一些混合类型,在地理分布上也呈现出犬牙交错的态势。《世界的人种》教学重点是世界人种的分类及分类依据。难点是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根据文本和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在百度上搜索了图片、和历史资料制作成 ppt 辅助教学,并将学生活动贯穿始终,目的是在直观、轻松、愉快中接受、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安排各种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人种并没有贵贱之分,我们都是平等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世界的人种》一节,内容比较少又侧重于文字知识,也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在教学上我选择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不同人种中的名人图片,通过结合日常生活引出世界人种这一课题。接着以“自主探究”的形式学生阅读文本后,用比较法探究学习不同人种的体制特征。接着出示“世界人种分布图”阅读图后让学生完成课本 55 页的活动 1,通过表格的形式了解世界人种的分布,此环节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识图,记图能力以及表格总结能力。“合作探究”环节中学生分析“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为什么美洲有黑人?”接着进入“课外拓展”环节,通过学生课前调查不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