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女儿》观后感 最近我观看了有现在国家主席第一夫人彭丽媛主演的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它是 1991 年总政歌剧团为纪念建党 88周年,倾力复排的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被作为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献礼剧目和国际歌剧节压轴戏,在国家大剧院连演3 场,反响强烈。有关领导称赞该剧“给我们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是一曲中国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把一部已有广泛影响和肯定评价,并由名家主演过的电影,《党的女儿》改编为同名歌剧,其难度之高,风险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总政歌舞团在总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成了一个创作团体,这个集体来自军内各方面的专业名流,他们如同冲锋陷阵的战士那样,硬是顶着天大的困难,在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把一个堡垒攻了下来,打了一个漂亮的攻坚战,在首都的舞台上打响了。 歌剧《党的女儿》诞生于 1991 年,由阎肃等编剧,王祖皆、张卓娅、印青等作曲,彭丽媛首演剧中女主人公田玉梅。该剧讲述的是:1935 年,江西苏区杜鹃坡。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杜鹃坡一片白色恐怖。刑场上,女共产党员田玉梅在老支书的掩护下死里逃生,遭叛徒马家辉暗算,被七叔公误解,重新点燃桂英心中熄灭的革命之火,揭露叛徒马家辉嘴脸,最后为保护乡亲和游击队再次落入敌手。田玉梅携 7 岁女儿鹃妹子豪气凛然,视死如归,怀着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慷慨就义。有人说,这部剧是中国式的“贞德”传奇,它表现了生、死、爱这一人类艺术永恒的主题,以生活和艺术的真实,给观众以心灵震撼。 《党的女儿》自上演以来,便以其鲜明深刻的主题、扣人心弦的情节、优美动听的音乐和精湛娴熟的表演,饮誉大江南北,演出近 300 场,成为我国民族歌剧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创造了当代民族歌剧的演出奇迹。 看完这出歌剧后,我想所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的原因。一强烈而具有说服力的主题思想 他们对这个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历史题材在中国革第 1 页 共 10 页命历史斗争中所孕育的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主题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开掘,抓住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千难万险,一次又一次地战胜数倍于己的敌人的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坚不可摧的革命信念和蕴藏于革命群众之中的伟大的生生不息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而这种共产主义的品德,在剧中,通过田玉梅,七叔公和桂英这几个光辉的形象,特别是第五场,在杜鹃坡党的老支书和其他党员都已被反动派杀害,党的区委主任叛变以后,基本群众七叔公主动要求入党,和玉梅,桂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