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一个人是怎样学会写作的呢?毫无疑问,写作能力只能是在阅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之密切,前人已有定论,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心揣摩,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久而久之,自然会摸出一些门道。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分三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给出了“写话”、“习作”两个提法。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指要》(赤峰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里,关于“习作”做了如下说明:结合阅读教学适当渗透感知一些习作常识。“例如,……这些习作常识不要专题讲给学生听,而要结合典型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有所注意,为自由习作进行写法暗示、渗透。”因此,小学中高年级,要结合阅读课引导学生领悟一些常用的写作知识,可以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少走弯路,提高实践效果。到了高年级,“适当进行‘增量、保质、加速’的训练。”“……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必须按上述要求去做,多读、多说、多背、多写,加强指导。” 读了以上的指要,感觉不论是对课程标准的说明,还是做出的规定,提出的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恐怕还是要打折扣。看看这些年我们小语的习作教学实际就会知道。现在就本人最赞的观点谈点个人的见解。 课程标准对习作只是做了数量、质量、成文速度上的一些规定,并没有说明怎样达到这些要求。所以,我特别赞同“指要”中的一些建议,特别是“结合阅读教学适当渗透一些写习作常识,”“多读、多说、多背、多写。”可谓深得习作指导的精髓。把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多说、多写。学生才会说,才会写。否则,不论他的生活经验积累得多么丰富,也不会说、不会写,最起码不会说得好、写得好。就像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也道不出。读《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颇有体会:一、抓住典型材料认真研读,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必须精选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欲学诗,幸亏她遇见了一个写诗和指导别人写诗的高手──林黛玉,使她很快就写出了不错的诗歌,这真是她的造化。我们看黛玉是如何指导香菱学诗的。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香菱笑道:“……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