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西安事变与国共合作主要人物:蒋介石(中国的领袖、剿共总司令)宋美龄(蒋介石的妻子)宋子文(宋美龄的哥哥)张学良(剿共副司令、东北军军长、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杨虎城(十七路军总指挥、剿共主任、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周恩来(中共谈判代表)其他人物:学生、刘鼎(张学良秘书,中共党员)、侍从(旁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三省,进而向南进犯,染指华北,妄图霸占整个中国。然而国民党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坚持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一面对日妥协,一面加紧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35 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蒋介石加紧督促东北军、西北军对红军的作战。然而面对东北军先后损失三个精锐师的残酷现实,及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打回东北老家去”的号召,张学良、杨虎城终于积极与中共秘密停战合作,并积极向蒋介石进谏希望打回老家去,一雪“不抵抗将军长”之耻,蒋介石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亲自飞往西安督促张杨剿共。张杨在多次劝谏、哭谏无效情况下,出于民族大义,毅然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旁白:西安事变时的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张学良(正气凛然):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西北居民一致主张如下: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以上八项为我等和西北军民一致之救国主张,忘诸公抚顺舆情,开诚采纳,为国家开将来一线之生机,涤以往误国之愆尤,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助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张学良、杨虎城等。第一幕场景:蒋介石已经软禁。室内有一套桌椅和一盏台灯。蒋介石坐在椅子上,一脸痛苦的表情。门外张学良在久久徘徊。张学良在门外喃喃地说“我张学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捉蒋只是为了逼他抗日啊”(张学良决然地走进里面见蒋)张学良(尊敬地、愧疚地):委员长,您受惊了。蒋介石(生气):哼,哼。我不是你的委员长。你也不是我的部下。张学良(诚恳地):您可以不承认我这个部下,但我不可以不承认您这个委员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