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王丽华【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 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⑴ 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⑵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教材分析】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 ⑴ 比较爷──爸。 ⑵ 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⑴ 自由说。 ⑵ 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 暖和 不冷了 不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