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梅岭三章教案VIP免费

梅岭三章教案_第1页
1/3
梅岭三章教案_第2页
2/3
梅岭三章教案_第3页
3/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体会本文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4、分析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关系。 5、体会作者的豪壮革命情怀。 教学重点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字卡,指名学生朗读:伏 旋 旌 悬 2.熟读这三首诗(抽上、中、下游学生各一名朗读) 二、导入新课 --展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介作者生平,介绍时代背景: 1934 年 10 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 年春,陈毅同志率部队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 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 20 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说明] 如有条件可用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该环节的目的一在激趣,二在让学生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为学好本课做准备。 三、课文导读(一)整体感知 1.朗读这三首诗(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亦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齐读小序部分,边读边思考:小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小序”是全诗重要组成部分,告诉了我们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作背景,交代了梅岭遇险的经过。“伤病伏丛莽间”指出处境的艰难,“虑不得脱”讲情况的危急,“得诗”显出态度的镇定自若。“小序”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有条件可配乐朗读,同时配以陈毅梅山被围的画面。) 3.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提示: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三章在思想内容上紧密联系,又有所侧重,第一章集中抒发视死如归,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豪情壮志;第二章表达对战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梅岭三章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