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许三多修路——观《士兵突击》有感 有感 想起了许三多修路——观《士兵突击》有感 银屏上越来越没有没有可看的东西了,于是找来一些老电视剧打发独处的夜晚。这些天开始重看《士兵突击》。这是我很多年前喜欢过的电视连续剧。许三多是该剧的主人公,外号三呆子,最初是个笨蛋,也是个懦夫,但后来成了兵王。我喜欢该剧,并不是喜欢它那个浅薄而又直白的的“不抛弃、不放弃”的主题。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真实再现了生活的荒谬,艺术地展示了人在荒谬的生活面前的无力感和挣扎的痛苦。 《士兵突击》里有个钢七连,钢七连是 702 团最好的重装甲步兵侦察连,连长还是军长的儿子,因此无论是连长还是士兵都一直牛逼哄哄的。每一个士兵都知道自己在连里的位置,每一个士兵都能用背诵的方式血脉贲张的“唱”那首杀气腾腾的连歌: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是虎就该山中走,是龙就该闹海洋。但是最好的连队却被一纸命令解散了。第几千几百几十几名战士,没了载体,三次集体一等功没了着落,鼓舞人心的朗诵连歌的仪式再也没有了凭借。于是,那个牛逼连长高城一下子就被抽掉了脊梁骨,塌了,塌得需要许三多来抚慰。命运就如海啸,排山倒海般的过来,虎也好,龙也罢,连那虎皮上的斑点和龙鳞上的亮光都留不下。这是一个好集体的悖论。 在钢七连,最好的班长是史今,最优秀的士兵也是史今,他是诚实、忠诚、善良的化身,他几乎是个完人。简而言之,他是导演康洪雷为这部电视剧安排的唯一的天使。天使把一个老实而又笨拙得像榆木疙瘩许三多招进部队,许三多像一块牛皮癣一样粘住了他。许三多的无能、懦弱带给他无数的苦痛。就像他自告奋勇给许三多掌钎,想借此鼓励许三多奋起勇气来做人,却被许三多一锤砸在他手上。这一锤不但没有砸出许三多的自信,反而砸掉了其一丝丝的希望。他只好再次用那只没有受伤的手,逼着许三多从极度的自卑中站起来。这让人想起山间的藤包树现象。许三多就像一根藤蔓,缠住一棵树,借这第 1 页 共 8 页棵树的身躯,爬到了阳光明媚的地方,鲜花盛开。但是那棵树,那棵被它死死缠住的树,却在这缠绕中枯萎,变成一段朽木。史今本来就是个兵王,是部队的精华,但他付出百倍的努力把许三多培养成了兵王,而他却得离开自己万分渴望留下来的军营,回到农村去。人人都知道许三多是史今的灾星,史今也知道。但他却无法拒绝这个灾星。他给予许三多越多,离自己的理想就越远。这是一个好人的悖论。最后,我想说说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