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人口容量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主要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匀称。 2.分布规律 按半球 主要居住在北半球 按纬度 集中在北纬20°~60°范围内 按距海 洋远近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 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按海拔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 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4.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胡焕庸线”,自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此线西北部人口稀疏,东南部人口稠密。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 缘由 举例 气候 过于寒冷、干旱和湿热的地区不相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相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带、沙漠戈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有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等地区人口稠密 水源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便利,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 北美五大湖地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等地区人口稠密 2.人文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2)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3)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肯定的影响。 三、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爱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 2.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状况:呈正相关。 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确定的。 ②资源丰富的区域能承载的人口较多。 ③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3)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3.三种观点 观点 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 乐观者 将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 悲观者 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地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中间者 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100 亿左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并非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会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因此,资源虽然匮乏,但在科技发展水平高、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的状况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