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突破练十 (2024·辽宁锦州一模)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大大变更了自然水循环,形成了“自然水循环—社会水循环—贸易水循环”共存的三元水循环模式。水资源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3%的新疆,却产出中国10%以上的商用棉、90%的工业西红柿、60%的甜菜,蕴含在全区农产品中的虚拟水(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须要的水资源数量)总量为650 亿立方米以上,但实际供本区消费的农产品虚拟水仅约310亿立方米,其余则通过农产品贸易被大量输出疆外,形成了一条隐形的“西水东运”大动脉。据此完成1~2 题。 1.影响新疆贸易水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资源数量 B.土地资源数量 C.人口数量 D.市场需求 2.针对“西水东运”带来的生态问题,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 A.实施跨流域调水 B.调整农业结构 C.输入高耗水农产品 D.提高农产品价格 (2024·湖南湘潭二模)下图为某一流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所修建的水利工程分布和生产坝(淤地坝)示意图,其中生产坝由坝体、溢洪道、泄水道三部分组成。读图,完成3~5 题。 2 3.该流域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4.下列关于该地水利工程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蓄水发电,缓解能源不足 B.有利于蓄水,缓解农夫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C.淤地造田,增加了耕种面积 D.拦泥保土,有效地削减了流入河流的泥沙量 5.下列关于生产坝泄水道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洪水期间排泄洪水 B.排泄日常流水或雨后清水 C.加快排沙,削减泥沙淤积 D.防止洪水对坝体的损毁 (2024·广东佛山二模)近年来,环渤海的滨海低海拔盐碱化地区在主动探究“滨海草带”的建设。“滨海草带”是指通过在滨海盐碱地上培育优质相宜的牧草和生态草,在改善土壤的同时亦为养殖业供应饲草料的一种创新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6~8 题。 6.适合环渤海“滨海草带”的草类除具有耐盐碱的特点外,还应重点考虑( ) A.耐旱 B.耐涝 C.耐高温 D.耐寒 7.环渤海“滨海草带”在改善盐碱化土壤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地下水位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削减盐分表聚 ④增加水分蒸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气候趋向暖湿 B.土地资源丰富 C.市场需求变更 D.科技水平提升 3 9.(2024·四川凉山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径流式水电站是指对自然径流无调整实力的水电站。发电量仅依靠自然来水确定,受气候(降水)影响较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