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6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VIP免费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6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_第1页
1/6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6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_第2页
2/6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6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_第3页
3/6
第6 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改变与创新 课时规范练 一、选择题 1.(2024 广东清远高三期末)魏王曹丕始创九品中正制,吏部选官的依据是中正对士人的评价。中正供应的“状”是对士人才、德的简洁概括。后来,竹林七贤中的阮咸、阮籍因废礼行为遭清议,被中正降品,故而难登仕途。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 A.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 B.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 C.官员选拔标准发生了改变 D.道德伦理观念依旧稳固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的阮咸和阮籍因废礼行为而遭到清议,被中正降品而难登仕途,说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仍旧稳固,故选D 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但材料中并未反映佛道传播,解除A 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依旧影响选官,并未强调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解除B 项;依据材料可知,官员的选拔标准是才、德,与汉代察举制相比并未发生改变,解除C项。 2.(2024 北京朝阳一模)人物品题,也称之为臧否人物,是汉魏六朝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汉末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两晋玄风,重“神韵”;南朝衰落,好“文采”。其实质是( ) A.强化对官员的监察 B.限制选举的话语权 C.提升理学水平 D.抨击专制,强调自由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不同朝代及政权对于人物进行评判的原则不同,评判的权力驾驭在品评官手上,是限制选拔官员话语权的象征,故选B 项;材料仅涉及品评官员的原则,没有明确对官员的监察,故“强化对官员的监察”与材料不符,解除A 项;理学是在宋朝出现的,解除C 项;材料仅涉及品评官员的原则,没有明确对于专制的看法,故“抨击专制,强调自由”与材料不符,解除D 项。 3.(2024 河南百校联考)虽然唐代文人可以通过科举、门荫、军功等多种方式为官,但只有科举成为文人为官的最风光 方式,且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这实质上反映出唐代( ) A.地方割据势力走向没落 B.士族势力难以影响国家政治 C.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加强 D.文人社会地位渐渐超过武将 答案C 解析唐代统治者通过科举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科举制渐渐成为文人为官的风光 选择,并愈益受到社会重视,这实质上是专制统治强化的结果,故选C 项;唐代中期以后地方藩镇势力日益壮大, 故解除A 项;唐代士族仍可以通过科举做官从而影响政治,故解除B 项;唐代武将社会地位始终较高,故解除D 项。 4.(2024 湖南三湘高三联考)唐代科考中盛行着多种入仕的方法,如“通榜”就是主试者将自己赏识的考生列上名单。录用时甚至可以不必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6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