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手段应用刍议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不注意读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笔者发现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运用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兴趣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逐步使他们达到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蜘蛛织网》是沪教版小学语文(试用本)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写了一只小蜘蛛专心致志织网捉虫的故事。文中的小蜘蛛为了织网,毫不理会其他小动物的召唤,做事一心一意的精神强烈地感染着学生,是他们爱不释手的童话故事。 在教学时,笔者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文内容,运用了如下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让生动的图片绽放异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在低年级的课文中,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它们中大部分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课文中这些插图和大量相关的媒体图片来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生动的图片绽放更美的色彩。 教学《蜘蛛织网》伊始,笔者先出示一张生动逼真的多媒体“蜘蛛”图片,引出课文主角,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立刻被激起了。在观看图片之后,紧接着又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自己对蜘蛛这种昆虫的了解,使学生对蜘蛛的印象大大加深了。之后,再出示一张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尝试着说一说“蜘蛛在干什么”。学生被眼前美妙的图画迷住了,不但看得认真,而且描述得也细致入微、生动有趣。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对照课文再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画中情景的。这样,把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他们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也大有裨益。 二、阅读与思想相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尤为注意把读书与学生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教学《蜘蛛织网》的小动物们纷纷邀请蜘蛛出去玩这一部分时,笔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