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斜塔上的实验亨利 托马斯 达纳 李 托马斯∙∙∙导入新课 2004 国际著名杂志《物理学世界》刊登了排名前十位的“最美丽实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实验大多是独立完成,最多有一两个助手。所有的实验没有用到大型的计算工具。科学家们用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和最单纯的科学概念,犹如石破天惊将长期存在人们心中的困惑一扫而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中排名第二的伽利略的著名实验——斜塔上的实验。比萨斜塔 意大利标志性建筑,位于古城比萨城大教堂旁。始建于 1173 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塔身向东南倾斜。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 1590 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预习检测: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祈祷( ) 卷帙( ) 妥协( ) 赫赫( ) 不屑( ) 嘀嗒( ) 倔强( ) 勉强( ) 哄堂大笑( ) 一哄而散( )哄骗( )教学目标:1. 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巧妙的构思;2. 体会文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3. 品味文章准确的语言;4. 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学重点:1. 领会文章巧妙的构思;2. 品味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难点:1. 体会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2. 学习伽利略的精神。设疑自探:1. 学生朗读课文,根据目标设疑,教师补充完善自探提纲。2. 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并在文中圈点批注,自主探究就 决疑问,若自己解决不了的留待小组内共同解决。解疑合探:1. 请同学们按小组合作探究这些问题,人人参与。2. 出示“展示分工表”及“展示要求”,有展示任务的同学上台展示。展示分工表:展示题号展示小组展示方式11板书23板书35口答47板书展示要求:1. 字迹工整,内容简练,书写迅速,声音洪亮。2. 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继续探究。3. 出示“评价分工表”及“评价要求”有评价任务的同学上台评价,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准备。评价分工表:评价题号评价小组评价方式12口答24口答36口答4随机口答评价要求:评价要求:1. 声音洪亮,仪态大方,语言规范。2. 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评价得当。3. 非点评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补充点评的不足。4. 最后对展示同学打分,满分 10 分。质疑再探同学们针对本节课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勇敢的提出来,我们共同探究。预设:课文最后一部分写观看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何作用?明确:写观看队伍的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