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贞观之治课件VIP免费

贞观之治课件贞观之治课件贞观之治课件贞观之治课件
暴君隋炀帝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 618 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一、唐朝的建立:三、女皇武则天二、 “贞观之治”618 李渊 唐高祖 长安局面形成无字碑玄武门之变统治措施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 年 )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措施:1.吸取隋亡的教训2.任贤纳谏 整顿吏治3.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4.大兴学校 发展科举 “ 舟所以比人君 ,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 亦能覆舟” —— 《贞观政要》 房玄龄杜如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魏征2 、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1) 材料二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2) 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3) 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4) 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5) 要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 )唐太宗李世民。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2 )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体现了他重民的思想。 ( 3 )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太宗“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故称“贞观之治”。原因:唐朝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为治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勤于政事,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厉行节俭,戒奢从简。所以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4 )是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之一。 ( 5 )要维护其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贞观之治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