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说课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教育部 2012 年审定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 3,《二氧化碳》为该课题的第一课时内容。一、学情分析1、知识状况:学生知道一些二氧化碳的生活常识,在第二单元学习了氧气的性质,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等,积累了一些知识基础,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还没有系统科学的认识。2、能力状况: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实验能力还有待增强。3、心理状况:学生正处于知识快速发展的阶段,学习积极,乐于探究和表达。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编写顺序教材将二氧化碳安排在氧气、水之后,金属、酸碱盐之前学习,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重要节点。在《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中,教材通过课题 2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在课题 3 中介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CO2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化合物之一,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CO2同时又是《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单元的核心和重点,学好 CO2的性质,有利于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一般方法,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可帮助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梳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3、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2)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了解温室效应。(3)初步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能完成与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化学实验。【过程和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过程中,通过实验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获取信息,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传播“低碳”理念的同时,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温室效应,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难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新课程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探究、类比、推理等探索过程。本课内容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主要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举证和探究,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