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况我国的塔吉克族[1]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根据 2010 年第 6 次 塔吉克族青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吉克族人口数为 51069 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使用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莎车等地的塔吉克族也使用维吾尔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塔吉克族主要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部境内群山耸立,南有海拔 8611 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海拔 7546 米的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终年积雪,冰川高悬,险峻奇丽,仪态万千。雪岭冰峰之下的河流两岸谷地,既有连绵成片的草原,也有可供稼穑的土地。自强不息的塔吉克人民就生活在这里。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2 民族历史 塔吉克族风情1塔吉克族人口虽少,却历史文化悠久。“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据民间传说,该词的原意为“王冠”。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2000 年~公元前 1500 年,这些操东部伊朗语的部落,就已分布在我国新疆 南部地区 ,其中分布在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东部地区,就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公元前 2 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管辖。塔什库尔干地区属于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咽喉。塔吉克族先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受到熏陶,并发展自己。是从 10 世纪开始传入喀拉汗王朝境内的伊斯兰教,对塔吉克人的影响强烈,以致后来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17 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对塔什库尔干,沿用元朝的名称“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清代的建置,大大加强了塔吉克族地区同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3 社会经济 塔吉克族风情清代以前,塔吉克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较绶慢。17 世纪末,统治色勒库尔的嵌族、头人强迫塔吉克族人民缴纳赋税,服无偿劳役,宗教势力与封建势力合为一体,剥削甚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聚居在蒲犁的塔吉克族,畜牧业占主要地位,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生活,春播以后上山放牧,秋季回村收获过冬。当时的塔吉克牧区基本上处于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牲畜大量集中在少数牧主和富裕户手中,牧主雇佣牧工进行剥削一部分牧主和富裕牧户把牲畜交给贫苦牧民代牧,进行封建的分成制剥削。分布在莎车等县农村的塔吉克族居民定居务农。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泽普县一户塔吉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