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知识学情分析 国培学员---钟玉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新课标准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例 1,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物体的位置关系必须与已知的物体建立起联系,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教材中以学生到公园开展定向运动为教学情境开展教学的,首先学习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和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2、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编写结构是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点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些知识的学习对本单元的学习起着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且在这基础上理解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以及能画出示意图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这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方位知识和六年级学习的用数对表示位置奠定了基础,又为比例尺的知识提供了感性的认识。所以我认为学好本单元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的年龄大约在 9-10 岁,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具体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方式,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而且好奇心十分强,对一些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四年级学生又处于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对知识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特别对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分析。2、本班的实际情况分析本班学生的男女生比例不协调,男生比女生多十几人。男生的逻辑思维对女生要强,但表达能力没有女生好。而且本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有爱说话的现象。二、教学方法建议:新课标提出:“教学过程要直观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形式多样化和形象化。”根据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我认为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①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选取于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在例 1 的教学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里,根据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确定①号检查点在东偏北 30 度的方向,突破了本例题的重点。通过这个例题的学习,加强了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