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读书好习惯《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强阅读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目前语文学习多元化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完善学生人格,是摆在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试题。为此,本人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下面就“加强阅读指导,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谈自己的一点做法,与大家共享。 [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 一、以兴趣为依托 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有效地、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进行课外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兴趣为依托,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1.营造书香氛围,激起阅读欲望。 ①营造书香校园。校园的外环境,清新宜人,草地、绿树、林荫小道,园林式的设计和布局,走廊、教室墙上的一幅幅名人警句、学生手工、童谣诗歌,组成了一个小巧玲珑、赏心悦目的书香式校园;校园图书室每年新增一定数量的师生课外读物,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大量的空间;精心布置阅览室,每天向学生开放至少一小时,让阅览室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 [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 ②营造书香班级。学校为各班配备了专用书柜,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图书资源,开展“借一读百”的活动(即借给班级一本图书,本学期可阅读到一百本图书);班级学习园地成了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新书推荐、读书卡展示、阅读心得、阅读之星、优秀图书管理员等内容,使教室内更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的书香。 ③营造书香家园。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校通、家长座谈会引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在孩子目之所及之处尽量摆放一些书刊,引导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开展阅读活动;为孩子添置图书、建立书屋,并开展“标兵小书屋”“书香家庭”评比活动。 2.开展丰富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活动中陶冶身心、健全人格。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①每天三读,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读书是我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