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乐学情景 提高教学效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 梁智君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的最初动因。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思想上呈现多元化,并存在着强烈的逆反心理,而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哲学课又是思想性及理论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所以有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单调、枯燥、无味,对其不感兴趣。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一点是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因素所导致。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追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懒学不如苦学,苦学不如乐学,为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有兴趣,爱学习,就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乐学情境,即用各种方法去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提高觉悟,增强能力,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创设“乐学”情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一、巧用幽默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幽默是悲哀的。”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哲学课最忌讳:“干巴巴的说教或板着面孔训人”,尤其需要幽默。幽默语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增强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大有好处的。如我在讲授“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这个观点时,我看见课室里有很多竹制的清洁工具,就突然停下来问学生:“你们吃过这些竹扫吗?”大家都十分惊讶,情绪一下子被调节上来了,我跟着一字一句地说:“但是,它们的弟弟——竹笋,谁没吃过呢?”学生们都恍然大悟地笑了起来,我就趁势引导他们按自己设计的思路去思考,最后得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的结论。又如我在讲述“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来决定作用”的观点时,我先提出“假如没有生产实践,我们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等到学生们都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后,我小结时说:“假如没有生产实践,我们大家现在还会在原始森林的大树上爬来爬去呢,(还不可能进化到人)你们说它重不重要?”学生们都会心地笑起来。这样,通过幽默的语言,学生对课本的原理、观点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二、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引起学生共鸣教学是双向的活动,既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