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工作总结 一、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为建设国家级生态乡镇提供有力保障。 1、成立领导组织,建立城管中队,制定工作方案。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主管镇长为副组长,镇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项目重点,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全面完成各项建设指标,同时,成立了全县第一支乡镇级城管综合执法队伍,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2、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经费支出。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政府申请立项、部门帮扶、财政预算投入等多种渠道,足额筹措生态创建资金,几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 6 亿元,为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3、建立责任机制。镇政府制定了详细的生态创建工作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加强督导,定期听取和研究创建生态宜居城镇工作,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高起点定位,规划先行,进一步明确国家级生态乡镇发展基本框架。 1、高起点定位。结合实际,经人代会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定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清洁工业新基地、沟通承德与内蒙的商贸物流关节点、县域第一次中心、全国重点小城镇、国家级生态镇”的发展定位。 2、高标准规划。投入 30 余万元聘请专业机构修编了城镇总体规划,规划建设控制区 10 平方公里,打造教学、医疗、居住、行政、商贸、工业、农业产业七个功能区,明确防排水、路网等重要基础设施节点。 3、谋划项目储备。围绕总体规划,镇政府精心谋划了 2 个分别投资 6 亿元的 30 兆瓦设施农业光伏发电项目,投资 3 亿元的森源功能饮料和食用菌胶囊项目,投资 1000 万元的街区改造提升项目,投资 3 亿元的引哈入瀑和北水源地保护项目,投资第 1 页 共 5 页1500 万元的市场提升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 三、高水平建设,突出重点,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力促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再上新台阶。 1、实施污染源治理工程。一是加大新污染源控制力度。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坚决否定。几年来,落户镇所有的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把关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为 100%。二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以宣传、教育为主,整治、打击为手段,配合县环保部门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