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1.调动学生古诗朗读技巧方面的积累,恰当划分诗词曲的朗读停顿。2.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提升审美情趣。3.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重点难点电教方式 多媒体德育要点 的精神品格教时安排本课共分 3 课时。教 学 过 程基 本 内 容补充内容(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去图书馆或通过互联网查阅与所学《诗词五首》中的诗歌有关的资料,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风格、相关鉴赏等等,并根据学习的需要,截取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二)导语设计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而且记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绪和心理记忆。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进诗歌艺术的殿堂,去寻觅属于我们的那份真心感动。 (三)自读古诗,揣摩停顿 1引导学生回顾划分古代诗歌朗读停顿的一般技巧。 参考提示:从形式上看,四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二节奏;五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三节奏或二、二、一节奏;六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二、二节奏;七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二、三节奏或二、二、二、一节奏。须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诗歌停顿的划分,可以按意义单位分,也可按音节分,有规律可循,但并无定数,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2自由朗读五首古诗,揣摩停顿,小组商讨难读诗句的停顿。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参考提示: 采薇 《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送别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