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要达到这个境界,教师必须具备这样几 方面驾驭课堂的能力: 一、灵活把握教材的能力。 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而课堂中教师就必须有灵活把握教材的能力。教材内容和学生 的学习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互动性。 如果教师虽在备课时吃透了教材, 而面对课堂学生的学 情,不灵活应用教材内容,就会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形。这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善于预见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在备课时往往能预见一些,但不能全部预 见。在课堂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尤其是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理 解程度和寻求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及行进方向,往往会发生偏差。 三、精心设计活动的能力。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虽大多是在备课时设置的,但在新问题出现时,特别是在备课中未曾 预见的问题出现时,预设的活动未必就能用得上。 四、积极互通学生的能力。 在课堂上,面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所做的引导,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完全理解的。 五、恰当引导学生的能力。 课堂引导学生,要讲求技巧性。针对预见的问题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或出现的问题,教 师要有区分地对待。分层次,有序地进行启发式、互动式地隐性点拨引导。正如孔子说的: “不悱不启、不愤不发” 。同时要点到为止,让学生心领神会即可。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 一样的问题可以做出不同的要求。 六、各个学科综合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纵横椑阖、游刃有余的点拨和引导学生,光靠一科的专业知识是不能自如的。 教师必须要在围绕所教学科的多学科领域里, 有一定范围的知识涉猎和必要的基础掌握, 才 能在课上信手拈来,驾轻就熟。使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趣味横生,恰如其分,起到举一反三的 作用;使教师的引导深深印在学生心里。 总之,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驾驭课堂的能力是首要的, 也是最为重要的能力。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教案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 需要教师在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整教学环节。在 教学中讨论环节时, 学生的讨论并未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保持一致, 为保证课文进度, “巧” 很 的让讨论草草收场了。 这看似完美的结果并不完美, 因为这个环节违背了学生是学习活动主 体的思想, 也是对教师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