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引导孩子终身学习的老师。可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的相对落后,教育的发展相应也较为滞后,特别是农村家长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就不多,使得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教育水平就更为低下,现行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更令人担忧。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小学教师,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的落后,使得家长对子女或倍加溺爱,宠爱无度,或读书无用,放任自流,或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家庭教育很容易走进以下误区:1、过分的溺爱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的孩子就显得更为宝贵,让家长有了溺爱的心理。对孩子不问青红皂白,不管优劣好坏,以孩子为中心,一味地溺爱孩子影响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2、让孩子顺其自然发展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年轻家长们都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父辈或亲戚朋友照看,形成了隔代教育的现象。于是,长辈们都以孩子为中心,只关心孩子的身体成长,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忽视了孩子的学业辅导和教育,任其自然发展。也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家务或者沉迷于搓麻将,打扑克,对孩子不闻不问,彼此很少沟通。也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学好,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说不服孩子,孩子不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家长往往感到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而让孩子顺其自然发展。3、舍不得投资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大多数农村家庭都不富裕,再加上高中、大学的教育费用高,特别是现在各大、中专毕业生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很困难,如果找到一些效益不好的职业,收入还不如外出打工的工资高,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不平衡现象,使得许多讲求实惠的农村家长不愿意把金钱和精力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舍不得花一点钱给孩子买学习用品,买课外书籍,更不愿意花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业。这些家长的观点是:孩子读书成绩不好,我还少花点钱,反正家里有一块田地,不读书回家种地,退一万步,还可以外出打工找钱,不愁孩子找不到事做,找不到饭吃。4、家庭缺少学习氛围现在农村家长的学历普遍不高,读书时所学的知识丢弃的时间太长,大多数都遗忘了,再加上多数家长没有养成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少,文化底蕴差,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这是家长们常说的一句话。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家长在农闲时沉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