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民族精神教育 “语文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我一直在思考这两个短语的构成,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是需要“教”与“学”两个环节才能生成的;而“民族精神”却只有“教”和“育”一条通道。言下之意也就是,一个学生如果语文成绩不好,我们还可以有不会学的理由;但如果一个学生不懂得爱己、爱人、爱家、爱国,那我们就丝毫找不出搪塞的理由了。所以在今天的这样一个活动氛围中,我愈发感受到历史行进到今天落在我们年轻一代语文教师身上的责任、使命的沉重与艰巨。 语文学科是一门外延十分宽广的学科。除了对学生要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个性情感的培养和指导,我们的“民族主义精神”的茁壮也就在此。教孩子三年,就要为他们想三十年。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是其它学科教师所无法比拟的,也是自身无法推卸的。 语文是一门人文化、社会性、道德感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它的内容可以相同,但它的主题却是常换常新的。 当我在“万人坑”前告诫学生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和暴虐时,学生却语出惊人地说:“老师,难道您不觉得他们作为军人来说,都不折不扣的是一名出色的士兵吗?他们所做的只是出色的完成任务而已,就像我们完成您布置的作业一样。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就他们本身而言,是不该承担这样大的责任的。” 当我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而骄傲时,学生怀着质疑的态度说:“老师,其实传统、历史、文明过重也是一种负担。要不,为什么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不去制造枪炮,只是去放爆竹;发明了指南针,没有服务于远征的航船,而是去看风水……” 当我在教育学生要用生命去保卫国家财产时,他们拿着手中的报纸大声地向我读到:“大庆市某银行遭蒙面歹徒袭击,由于力量的悬殊,一女工拿出 1.3 万储蓄款打发了歹徒,保护了在场的几名职工的生命安全。事后,银行以该女工损害国家利益为由,将其除名。女工不服,诉至法院,其理由是:物质财富是国家利益,公民也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重要的部分,因为生命的价值大于物质。” …… 于是,终于有了那么一天,在学科罗连柯的《夜莺》时,当我满怀着热忱和激情鼓励孩子们务必要成为那只永远站在最高的枝桠上,不停地歌唱的夜莺时,他们用诚挚的眼光望着我问:“老师,您确定要让我们成为那样坚定又执著的人吗?您确定我们在走完这样的人生道路后不会后悔吗?” 我——迟疑了! 的确,如今摆在我面前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