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 背景资料:陶渊明( 365 - 427 ),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资料“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身” ------ 苏东坡“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 “ 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 辛弃疾 教学目标 了解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理解下列句子的内涵①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是不是说明先生读书态度马虎,为什么?② 亲戚朋友请先生喝酒,先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是不是说明先生任性,不尽情理,为什么?③“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一句为什么用颜回比喻五柳先生?(资料: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一作颜渊,孔子的得意门人,以德行坚称。他贫而好学,笃于存亡,虽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年三十二死,后人称为“复圣”)答: 不是 ,“ 不求甚解”是说他只求领会精神实质,不牵强附会,卖弄玄虚。答:表面上是任性,不尽情理,其实显示了先生待人诚恳,不虚假和任情自适的态度。答:不仅写出了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归纳五柳先生的特点: 不慕名利 率真自然 安贫乐道 读诗文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第一组 “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希谷冬陈。” 《自祭文》 “ 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 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咏贫士》 “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 《乞食》 第二组饮酒其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五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 第三组“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归去来兮辞》 拓展阅读资料:《归去来兮辞》《陶渊明集》 长篇传记: 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