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球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的相互方向;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地球仪。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画画、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在玩中学,在愉快的心情快乐的气氛中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经线、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2东、西半球的判定。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导入:讲解: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一般不能观察其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建立模型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学新授:活动一 展示地球卫星图片,学生对比手中的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1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 地球上的地理事物都化作地理符号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3 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4 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没有。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地轴是倾斜的。活动三: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1 经线:半圆、南北、等长 纬线:圆圈、东西、不等长讲解区别难点:经天纬地,经线到天上必须是竖着的,指示南北方向;纬地,地是平的,横着的,指示东西方向。2 经度的分布规律:经度歌谣:13页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3 纬度的分布规律:纬度歌谣:14页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 度纬线,赤道完成14页活动 2、3 题总结质疑:这节课的概念较多,注意区别,哪里不清楚的请举手?布置作业:16 页引导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材料乒乓球、铁丝、马铃薯等下节课带来展示、评比、领奖。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