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课 秦汉开拓西域 和丝绸之路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一、教学目标•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将中原地区治乱兴衰与开发经营边疆地区的背景结合起来认识,培养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去认识和思考,初步培养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创设情境,以“揭皇榜”“时光隧道”等方式,让学生在亲历过程中走近历史,对历史产生认同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 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缔造了中国历史。两汉时,加强了对边疆一些地区的管辖,密切了和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进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中的重点课。课本内容包括三个子目:“中原王朝同匈奴的和战关系”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本课的主题是中原地区与祖国西北边疆地区不可分割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这一主题集中地体现在张骞通西域这一重点问题上。张骞在西域的活动明显带有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的政治经济交往和联系的目的(从出使的规模即可看出)。此后,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日趋密切,终于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 “ 丝绸之路”( The silk road )也是本课的重点子目。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丝绸之路的开通,带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同时,从世界范围来说,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