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九讲 压强要点 压强考查内容认知性目标①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②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③用压强公式进行解释或计算 .考查角度①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设计实验方案 ) ,理解压强概念;②压强公式的应用;③增减压强的方法 .类型 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利用海绵、塑料泡沫、细沙堆的凹陷程度来体现.实验设计中还应注意实验次数应不少于 3 次.例►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几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按图甲、乙、丙三种情况放在塑料泡沫上,分别进行探究实验.(1) 通过对甲、乙、丙三次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 ___________ 有关.(2) 这种探究方法在物理学中叫 _______________ .(3) 如果在实验中没有塑料泡沫,可选择现实生活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 来代替.点拨► (1) 分析甲、乙、丙三图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增大时,泡沫塑料凹陷程度变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2) 通过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这种探究问题的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3)如果在实验中没有塑料泡沫,可以选择现实生活中容易发生形变的海绵或细沙堆等来代替.压力的大小控制变量法海绵或细沙堆等类型 2 :压强计算例►一个边长为 a ,质量为 m 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 _______.点拨►水平地面上的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 F = mg ,受力面积 S = a2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变式训练►电动汽车是正在大力推广的新型交通工具,它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一辆电动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1.6×103kg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10 - 2m2 ,求:(1) 车对地面的压力;(2) 车对地面的压强.解: (1) 车对地面的压力 F = G = mg = 1.6×103kg×10N/kg = 1.6×104N(2) 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 = 4S0 = 4×2×10 - 2m2 = 8×10 - 2m2车对地面的压强类型 3 :压强问答例►如果你曾经试过不用核桃钳子捏碎手里的一个核桃的话,你就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手握两个核桃在一起,猛烈挤压却能把它们挤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