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历 史 课 历 史 课 堂堂第 12 课大一统的汉朝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2. 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 3. 初步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4. 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 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 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 东汉的建立与灭亡的过程(东汉建立东汉建立的的背景,时间、开国皇帝、都城,光武背景,时间、开国皇帝、都城,光武中兴中兴及及瓦解瓦解 )P69-70 )P69-70 【 2 分钟】 1 、西汉初年的统治政策 (初年的社会状况,实施的政策和取得的成效) P67-68 页【 2 分钟】 2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形成的背景,采取的措施,大一统的意义) P68-69 页【 4 分钟】自学指导:一 . 西汉初年的统治政策政策(刘邦)1. 背景A.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B. 吸取秦灭亡的教训2. 措施A. 政治:以德化民,轻徭薄赋 B. 经济:劝课农桑,注重发展农业C. 社会风气: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社会状况:社会安定 , 百姓富裕;国库充裕经济繁荣3. 文景之治(封建王朝第一个盛世) 历史意义: 休养生息历史规律总结:我国历史上盛世的基本特点: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1. 政治上:清明,有效2. 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3. 思想文化上:繁荣4. 民族上:民族关系融洽5. 外交上:对外交往频繁“ 文景之治”历史意义: “文景之治”使经济恢复发展,为大一统奠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面.二 . 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的大一统背景原因:王国问题;思想问题;经济问题;民族问题 --- 客观必要性条件: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可能性措施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削弱诸侯国势力—推恩令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意义大一统 :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 , 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大一统的目的:措施的几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子百家思想活跃,经常指责中央,不利于中央政策的实行。思想问题 :表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解决办法:主要内容: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惟独尊重儒家的学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三三 .. 东汉的建立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