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初一学生人际关系效果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泉州河市中学陈 静曹耕耘一、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小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最早从欧美发展起来,在港台地区又被称为“小组辅导”或“团体谘商”。我们学者樊富珉认为,团体辅导(Group Guidance )是指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团体为对象,由经过专业训练的辅导与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促使团体成员互动,引导个体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当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北京科技报,2005)。团体辅导在组织形式上,Shertzer &Stone(1974)认为,成长团体最适合人数是8— 12 人,治疗团体 4— 10 人,团体咨询 6— 12 人,学习团体 8— 12 人,辅导团体 12— 25 人,工作团体 5— 15 人。(樊富珉,2005) 2、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交往是指,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动态层面看,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即人际沟通。信息沟通时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特点,是个人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来积累和发展自我的主要途径。从静态层面,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的情感关系,即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通过直接交往产生情感联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它的产生、保持和小王的过程遵循着人的心理规律。(Shertzer&Stone,1974)动态的人际沟通与静态的人际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静态的人际关系经由动态的人际沟通得以形成,并随之形成相对稳定的情感依赖和行为系统,继而引导着人际沟通。(沈永红, 2008)(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团体辅导国外的相关研究: 团体咨询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早在二十世纪首先分析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团体中。 他进行的群体心理分析与指导工作组的辅导侧重于个人之间的互动。行为治疗团体和个人为中心的咨询集团的兴起,引起团体心理辅导开始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的普及。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设立了心理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的团体心理辅导,如梦想,自由联想,同情,这些技术的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发展和补充。 2、团体辅导国内的相关研究:20 世界 80 年代,樊富珉教授将团体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