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器乐:如何为子女规划音乐之路发布时间:2009-03-13 10:23 来源:中国音乐网 作者:佚名 凡是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总有很高的期许,一看到三岁大的儿子,摇头晃脑地拍手大唱:“三轮车,跑得快……”脑海里便立刻浮现----日后有一位大师级音乐家,在国家音乐厅中演奏的盛况。的确,您的子女很可能就是那位杰出的音乐家,只不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使您的子女是万中选一的超级天才,学习音乐也还是得按部就班,千万别妄想一步登天。 至于该如何规划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呢?目前在小学由教育专家所规划的课程是这样的:唱游(低年级)包括节奏、听音、儿歌教唱。简单的节奏乐器如:响板、三角铁等的介绍。音乐(中年级)包括基础乐理、视唱、合唱。乐器练习有笛子、打击乐器及铜管乐器等。音乐(高年级)同样包括乐理、视唱。组织班级合唱团或校内乐团。 从教育专家的规划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一个由浅而深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才是学好音乐的不二法门。 做家长的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如果一开始为子女安排音乐课,就要刚接触音乐的孩子弹钢琴、拉小提琴,而略过一开始看似“简单轻松、好像没有教些什么”的唱游课程,就好像游泳之前,没有先做暖身操就下水一般,是件很鲁莽的事。因为想要学习乐器的孩子,起码应该具备:(1)基本的数理逻辑能力 音乐的学习和数字脱离不了关系,认识五线谱,弹奏钢琴、小提琴的手指号数及拍数,都是数字,孩子至少应该会算数,算数并非唱数,有些刚上小学孩子能够流利地“背诵”一至五十或一百的数字串,但是在数东西的时候,却不能建立数字与物品间一对一的对应观念,这样的孩子在学音乐时,会有理解的困难。(2)小肌肉的稳定控制力 除打击乐器外,学乐器一开始就是手指的动作,所以孩子起码应具备能够不动手臂,仅以小肌肉(手掌及手指)画圆圈的能力。或是请孩子将左右手指指尖对指尖放好,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然后每对手指轮流分开来,再互相接触数次,拇指碰拇指、食指碰食指……每对手指单独活动时,其他对手指保持固定的衔接姿势,且每对手指都要能个别活动,这样才算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 或许有些家长觉得,即使小孩尚示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提早学习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训练。假使抱着这种想法,就不应该对小孩子学习进度做过多的要求。如果我们将弹奏乐器的技巧,视为纯粹的肌肉运动,以学走路来作比喻,孩子学走路需要一定的生理条件,家长可以等孩子发育到...